原创

Hygem:本地运行AI数字人手把手教程

Hygem 效果图

Hygem 是一款开源项目,致力于发挥你电脑硬件的全部潜力,让你无需依赖云端,也能在本地高效运行各类开源AI数字人模型。无论是 AI 语音对话、虚拟主播,还是数字人驱动引擎,Hygem 通过底层性能调度与资源管理优化,带来轻量、易用、强大的本地 AI 体验。


Hygem 部署教程

一、准备工作

✅ 硬盘空间要求

  • C盘:用于存储服务镜像文件,建议至少预留 100GB 空间。如果空间不足,可以在安装 Docker 后指定其他盘符,但部分情况可能强制使用 C 盘。
  • D盘:必须存在!用于存储数字人素材和作品数据,建议预留 30GB 以上空间。

✅ 系统要求

  • 操作系统需为 Windows 10(版本号 19042.1526) 或更高。

✅ 推荐配置(建议越高越好)

硬件 推荐配置
CPU Intel i5-13400F(或同等性能)
内存 至少 32GB(低于32G容易报错)
显卡 NVIDIA RTX 4070(RTX 30/40 系列优先)

💡 实测配置:12700 + RTX 3070,运行效果良好!

✅ 显卡驱动要求

  • 必须使用 NVIDIA 独立显卡,并确保驱动为最新版。
  • 暂不支持 AMD 显卡。

二、安装 Node.js

前往官网下载安装最新版 Node.js:

🔗 Node.js 官网

下载并安装,过程全程“下一步”即可完成。


三、安装 Docker 环境(运行数字人的基础)

1. 检查并安装 WSL(Windows 子系统 Linux)

打开命令行,输入:

wsl --list --verbose
  • 若已安装,可跳过下一步;
  • 若未安装,输入以下命令开始安装:
wsl --install

安装过程中会提示设置用户名与密码,请牢记。

2. WSL 安装失败解决方案(网络问题)

如遇到报错,可尝试修改 hosts 文件:

路径:C:\Windows\System32\drivers\etc\hosts

添加以下内容至末尾并保存:

185.199.108.133 raw.githubusercontent.com

然后重新运行安装命令。

3. 更新 WSL

wsl --update

4. 安装 Docker Desktop

  • 前往官网下载安装包: 🔗 Docker 官网
  • 安装完成后启动,首次使用时接受协议并可跳过登录。

🔍 提示:若无法访问 Docker 官网,可从文末资料包下载。


四、安装 AI 数字人服务端

1. 下载源码

GitHub 地址:
🔗 https://github.com/GuijiAI/HeyGem.ai

如访问困难,也可从文末资料包获取。

2. 安装步骤

  1. 进入项目 /deploy 目录,找到 docker-compose.yml 文件;
  2. 地址栏输入 cmd 打开命令行,执行以下命令:
docker-compose up -d

⚠️ 说明:

  • 此操作约需 70GB 流量,建议连接稳定 WiFi;
  • 安装时间可能在半小时以上,视网速而定。

3. Docker 加速镜像配置(提高下载速度)

点击 Docker 设置 → Docker Engine,替换为以下内容:

{
  "builder": {
    "gc": {
      "defaultKeepStorage": "20GB",
      "enabled": true
    }
  },
  "experimental": false,
  "registry-mirrors": [
    "https://docker-0.unsee.tech",
    "https://docker-cf.registry.cyou",
    "https://docker.1panel.live"
  ]
}

修改后点击 Apply & Restart,等待镜像拉取完成。


五、安装客户端

服务端成功运行后,接下来安装客户端与 AI 数字人“面对面”交流。

1. 下载客户端

🔗 HeyGem 官方 Releases 下载页

选择最新版本的 HeyGem-x.x.x-setup.exe

2. 安装并运行

双击安装包完成安装,桌面会生成快捷方式:

客户端图标


🔖 资料包获取

为方便大家部署体验,这里提供一份完整的资料包:

📦 下载地址:
点击下载

📮 公众号回复关键词:HeyGem,获取更多教程与资源。

扫码_搜索联合传播样式-白色版


如果你想真正释放电脑性能、打造属于自己的 AI 数字人,Hygem 是一个值得尝试的开源神器!🧠🚀


正文到此结束
该篇文章的评论功能已被站长关闭
本文目录